玻璃鋼地埋式污水處理成套設施
地埋A/O-人工濕地技術是在常規(guī)生化處理基礎上增設人工濕地系統(tǒng)進行深度處理。人工濕地系統(tǒng)是人為的在有一定長寬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礫石等) 混合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體的填料縫隙中流動或在床體表面流動,并在床體表面種植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強、生長周期長、美觀及具有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如蘆葦,蒲草和美人蕉等) ,形成一個“基質—微生物—植物”的復合生態(tài)系統(tǒng),并利用這種復合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凈化功能進行水質高效凈化。適用于地勢條件易于集水污水并能通過自流出水的且規(guī)模適中的村莊,處理規(guī)模20~200 t/天。
工藝參數: 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4h,好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6h,污泥清理周期180天,人工濕地水力負荷0.5 ~1.0m3/(m2˙d) 。
人工濕地系統(tǒng)較之傳統(tǒng)處理系統(tǒng)有許多優(yōu)點: ①建造和運行費用便宜,易于維護; ②處理工藝效果可靠,不僅能去除常規(guī)污染物,而且對營養(yǎng)物質等具有明顯的處理效果; ③可有效緩沖水力和污染負荷造成的沖擊。
同時,污水人工濕地處理系統(tǒng)也存在一定的缺點: 占地面積大,每天處理噸水需要占地5~10 m2 ; 易受病蟲害的影響; 生物和水力復雜性,使得設計運行參數不精確,需經過2~ 3 個生長季節(jié),才能形成穩(wěn)定的植物和微生物系統(tǒng)。
地埋A/O-生態(tài)塘
地埋A/O-生態(tài)塘技術是在常規(guī)生化處理后增加生態(tài)塘處理工藝。生態(tài)塘亦稱氧化塘或穩(wěn)定塘,是一種利用天然凈化能力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筑物的總稱。其凈化過程與自然水體的自凈過程過程相似,通常是將土地進行適當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設置圍堤和防滲層,依靠塘內生長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生物塘是以太陽能為初始能量,通過在塘中種植水生植物,進行水產和水禽養(yǎng)殖,形成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在太陽能(日光輻射提供能量) 作為初始能量的推動下,通過生物塘中多條食物鏈的物質遷移、轉化和能量的逐級傳遞、轉化,將進入塘中污水的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和轉化,后不僅去除了污染物,而且以水生植物和水產、水禽的形式作為資源回收,凈化的污水也可作為再生資源予以回收再用,使污水處理與利用結合起來,實現污水處理資源化。該技術適用于擁有自然池塘或閑置溝渠,地勢條件易于收集污水,并能通過自流出水的且規(guī)模適中的村莊,處理規(guī)模20~200t/天。
工藝參數: 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6 h,生態(tài)塘停留時間不小于24 h,污泥清理周期180天。
生態(tài)塘較傳統(tǒng)處理工藝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低、維護和維修簡單、管理方便; 但負荷低,占地大,受氣候影響較大,若設計或運行管理不當,則會造成二次污染。
地埋A2/O-人工濕地
A2/O 工藝亦稱A-A-O 工藝,本工藝為采用厭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簡稱,是流程簡單,應用廣泛的脫氮除磷工藝。適用于處理要求較高,四季氣候變化大,氣溫較低的地區(qū)。處理規(guī)模不小于200噸/天。
工藝參數: 厭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2 h,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6 h,人工濕地水力負荷0. 5~1. 0 m3/(m2˙d) ,污泥理周期180天。
玻璃鋼地埋式污水處理成套設施目前農村污水處理的五大技術工藝
地埋A2/O 工藝主要優(yōu)點有: ①脫氮除磷效果好,出水水質好; ②工藝穩(wěn)定可靠,便于集中管理。
但是A2/O 處理工藝也存在一定的缺點: 反應池容積較A/O 工藝要大; 需要設置內回流,能耗高; 運行費用高。
生物滴濾工藝
生物滴濾法,亦稱滴濾池工藝,一般以碎石或塑料制品為濾料,污水噴灑在濾層上部,沿濾料孔隙下滲時,有一部分污水、污染物和細菌附著在濾料表面上,微生物便在濾料表面大量繁殖,形成生物膜。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從而得到凈化。本技術適用于處理要求一般,規(guī)模較小,距離居民區(qū)較遠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規(guī)模10~30噸/天。
常用的過濾介質有石英砂、無煙煤和石榴石等。在過濾過程中濾料同時對懸浮物進行物理截留、沉降和吸附等作用。過濾的效果取決于濾料孔徑的大小、濾料層的厚度、 過濾速度及污水的性質等因素。
當廢水自上而下流過粒狀濾料層時,位徑較大的懸浮顆粒首先被截留在表層濾料的空隙中,從而使此層濾料空隙越來越小,逐漸形成一層主要由被截留的團體顆粒構成的濾膜, 并由它起主要的過濾作用。這種作用屬于阻力截留或篩濾作用。
廢水通過濾料層時,眾多的濾料表面提供了巨大的可供懸浮物沉降的有效面積,形成無數的小 “沉淀池”,懸浮物極易在此沉降下來。這種作用屬于重力 沉降。
由于濾料具有巨大的表面積,它與懸浮物之間有明顯的物理吸附作用。此外,砂粒在水中常常帶有表面負電荷,能吸附帶正電荷的鐵、鋁等肢體,從而在濾料表面形成帶正電荷的薄膜,并進而吸附帶負電荷的膠土和多種有機物等膠體,在砂粒上發(fā)生接觸絮凝。
(2)沉淀法:沉淀法是利用污水中的懸浮物和水的相對密度不同的原理, 借助重力沉降作用使懸浮物從水中分離出來。根據水中懸浮顆粒的濃度及絮凝特性(即彼此帖結聚團的能力)可分為四種:
1) 分離沉降(或自由沉降):在沉淀過程中,顆粒之間互不聚合,單獨進行沉降。顆位只受到本身在水中的重力和水流阻力的作用,其形狀、 尺寸、 質量均不改變,下降速度也不改變。
2)混凝沉淀(或稱作絮凝沉降):混凝沉降是指在混凝劑的作用下,使廢水中的膠體和細微懸浮物凝聚為具有可分離性的絮凝體,然后采用重力沉降予以分離去除?;炷恋淼奶攸c是在沉淀過程中,顆粒接觸碰撞而互相聚集形成較大絮體,因此顆粒的尺寸和質量均會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其沉速也隨深度 而增加。
常用的無機混凝劑有硫酸鋁、硫酸亞鐵、三氯化鐵及聚合鋁;常用的有機絮凝劑有聚丙烯酷膠等,還可采用助凝劑如水玻璃、石灰等 。
3)區(qū)域沉降(又稱擁擠沉降、成層沉降):當廢水中懸浮物含量較高時,顆粒間的距離較小,其間的聚合力能使其集合成為一個整體,并一同下沉,而顆粒相互間的位置不發(fā)生變動,因此澄清水和混水間有一明顯的分界面,逐漸向下移動,此類沉降稱為區(qū)域沉降。加高濁度水的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中的沉降(在沉降中后期)多屬此類。
4)壓縮沉淀:當懸浮液中的懸浮固體濃度很高時,顆?;ハ嘟佑|、擠壓,在上層顆粒的重力作用下,下層顆粒間隙中的水被擠出,顆粒群體被壓縮。壓縮沉淀發(fā)生在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斗或污泥濃縮池中,進行得很緩慢。依據水中懸浮性物質的性質不同,設有沉砂池和沉淀池兩種設備。
15m3/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耗氧有機物(易生化)
污水中耗氧有機物(易生化)主要有腐植酸、蛋白質、酯類、糖類、氨基酸等化合物,這些物質以懸浮或溶解狀態(tài)存在于廢水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這些有機物可以分解為簡單的CO2等無機物,但因為在天然水體中分解時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因而稱為耗氧有機物。
含有這些物質的污水一旦進入水體,會引起溶解氧含量降低進而導致水體變黑變臭。生活污水和食品、造紙、石油化工、化纖、制藥、印染等企業(yè)排放的工業(yè)廢水都含有大量的耗氧有機物。
據統(tǒng)計,我國造紙業(yè)排放的耗氧有機物約占工業(yè)廢水排放總量的1/4,城市污水的有機物濃度不高,但因水量較大,城市污水排放的耗氧有機物總量也很大。污水二級生物處理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就是將這些物質的絕大部分從污水中去除掉。
耗氧有機物成分復雜分別測定其中各種膠有機物的濃度相當困難,實際工作中常用cODCr、BOD5、TOC、TOD等指標來表示。一般來說上述指標值越高,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越多,水質越差。自然水體中BOD5低于3mg/L時,水質良好達到7.5 mg/L時,水質已較差超過10mg/L,表明水質已經很差其中的溶解氧已接近于零。
易降解有機物利用生化法就可以去除,有推流式活性污泥法(例如曝氣池),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例如SBR、CASS工藝)、生物膜或者MBR等。
難生物降解有機物
難生物降解有機物指的是不能被未馴化的活性污泥所降解,而經過一定時間馴化后能在某種程度上降解的有機化合物。廢水中的一些有毒大分子(以有機氯化物、有機磷農藥、有機重金屬化合物、芳香族為代表的多環(huán)及其他長鏈有機化合物)都屬于難以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還有一些根本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可稱為惰性有機物。
對含有這類有機物的廢水應采取培養(yǎng)特種微生物等形式對其進行單獨處理,或對其采用厭氧等特殊工藝處理使其部分CODCr轉化為BOD5、提高可生化性然后再混合其他污水一起進行二級生物處理。
有機氮和氨氮
有機氮主要以蛋白質形式存在,還有尿素、胞壁酸、脂肪胺、尿酸和有機堿等含氨基和不含氨基的化合物,有些有機氮如果膠、甲殼質和季胺化合物等很難生物降解。生產或以這些有機氮為原料的工業(yè)排放的廢水中會含有這些有機氮。